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这些分别活跃在京城,西南和江南的民间读书会都在努力开辟民间的思想阵地,培育健康的文化土壤,为学术发展和思想启蒙聊尽绵薄之力,他们的坚韧努力不仅提升了当地的思想文化品格,活跃了当地的精神氛围,为读书人和求知者开辟了一块精神家园,同时也影响到了我们这个处在“黑暗与光明交战的时刻”的社会的发展进程。他们坚守的民间性立场,使人们看到在这个被各种禁忌笼罩的权贵资本主义社会一些希望的曙光,使人们看到在这个物欲横流,道德沦丧的社会还有一批理想主义者在努力于民间社会的开掘和发展,在为挽回知识分子的尊严和理想作出坚韧的努力。

 

                       民间读书会的兴起

                   ——写在杭州三联学术沙龙纪念特刊出版之际

                        黎学文

                                                                                                                           

最近几年,在全国几个重要的城市出现了一个为我所注目的现象,那就是各种民间读书会如雨后春笋般的兴起。在北京,最著名的应该是由三味书屋举办的“公民半月谈读书会”,这个读书会定期邀请京城著名学者和知识分子举办演讲,与听众讨论交流,所谈论的问题都是一些当前比较受人关注比较尖锐的公共话题,因为地处京城,其邀请到的学者都是在知识界赫赫有名的人物,我虽一次也未曾适逢其会,但从网络上一直跟踪关注它的举办,每次看到其公布的演讲题目都倍感振奋。据我了解,这个读书会是开放性的,面向社会上的所有读者的,除学生可以免费听讲以外,其它社会人士一般要收取一点茶水费。

在成都,这几年一直存在着由学者王怡主持的“成都草堂读书会”。由于它所讨论的主题比较敏感,所受到的外界干扰就比较多,因此就不能象北京三味书屋读书会那样定时定点的举行,常常是相隔一段时间举办一次,举办的地点也常常更换,但难能可贵的是它一直坚持了下来,突破重重阻挠,象一株极有生命力的野草在恶劣的盐碱地中顽强坚韧的生长着。直到2005年12月29日,成都草堂读书会还在王怡先生的主持下举行了一次活动:文学与记忆——与余杰对话。

在杭州,自2000年以来,在杭州三联书店和枫林晚书店就一直举办着各种不定期的学术沙龙和读书会。2004年10月,杭州三联书店变成民营书店后,在书店经理的组织和诗人刘翔的策划下,我和一批爱读书的朋友开始在书店的茶座里主办双周学术沙龙,定时定点,邀请来杭访问和在杭的学者和知识分子就各种学术问题发表演讲,进行互动交流。沙龙第一讲由来杭休养的著名夫妻学者陈乐民和资中筠开讲,其演讲题目为我们是否还需要启蒙,两位学者分别进行了近半个小时的发言,他们充满激情的演讲博得了听众阵阵掌声,引起了听众热烈的讨论。沙龙第二讲邀请著名经济学家汪丁丁教授演讲,演讲现场气氛非常热烈,听众反响很强烈。沙龙每两个星期举行一次,一般都在周日的晚上七点开始,一直到九点多书店打烊才结束。学者们的演讲一般一个小时,与听众讨论互动时间为一个半小时左右,学者们演讲的主题都在事先与沙龙主持人商量后确定,强调学术性,问题性,公共性和民间性。沙龙依托毗邻的浙江大学的学术资源,面向社会上喜欢读书喜欢思考的一切读者,不收任何费用,向所有人开放,沙龙开办后,吸引了杭州地区各大高校的青年学生和许多社会上的读者,也获得了杭州几个媒体的支持,给予了热情的宣传和报导。在举办了几期后,沙龙就成为了杭州文化界的一道惹人注目的风景线,成为了沟通大学学术与社会读者的一座精神桥梁。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我们邀请到来杭访问的哈佛大学燕京学社的教授、汉学家欧迪安女士,来自北京的学者陈乐民、资中筠、汪丁丁、黎鸣、贺雄飞、摩罗、郭世佑以及在杭州的学者、作家和知识分子徐岱、廖可斌、傅国涌、罗卫东、王旭烽、梁晓明、南野、万斌、陈东辉、何俊、包利民、徐斌、黄河清、刘克敌、张文军、商略等人。在举办沙龙期间,我们不辞辛劳,克服重重阻挠,一直坚持把沙龙办下去。

我印象最深的是在举办第5期沙龙时,由来自北京的学者和出版家黎鸣、贺雄飞先生主讲中国人怎样变得聪明起来。由于民间出版家贺雄飞的身份敏感,沙龙受到有关部门的干扰,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本着追求学术立足启蒙的立场,在三联书店举办完沙龙以后,先后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溪校区、城市学院、人文学院和浙江财经学院成功的举办了5场演讲,这次的系列演讲在杭州的青年学子和社会读者中间刮起了一阵旋风,读者们普遍感受到了思想的震撼和学术的力量,反响极其强烈,互动场面热烈而感人。

在主办第七讲时,我们请到杭州著名的自由作家傅国涌先生,主讲追寻失去的传统——百年言论史上的几个时代,在消息刚发布出去的时候,有关部门的人就找上门来,要求取消沙龙的活动,理由是傅先生曾经在89年参与过政治活动,但是三联书店的经理拿出了傅先生刚刚公开出版的著作,强调我们沙龙的学术性和民间性,有关部门的人无话可说,沙龙如期举行,但有关部门的人还是不甘心,事后还来索要演讲录音,但仍然被我们以正当的理由拒绝了。

这些经历使我们感到在当下的语境中,在民间社会要坚持一种人文理想,进行学术交流,开展思想讨论,还是需要勇气和耐心,需要一往无前的开拓精神和扎根民间的踏实作风。我们在总结了一些经验之后继续沿着昔日的理想前行。

一直到现在,沙龙仍然在有序的举办着,虽然我现在已经离开了杭州,无法参与沙龙的活动,但我一直关心着沙龙,想念着沙龙,有许多次梦中都是参与沙龙时的热烈讨论甚至争论不休的场面,它成为我心中一块纯净的圣地,成为给予我美好回忆让我留恋不已的一段美好时光,我和三联书店的工作人员,以及朋友们的这段热情浇铸的日子成为我迟来的青春记忆。

在我有限的视野中,象我参与主持的三联学术沙龙这样的民间性的读书会这几年来在全国的城市和大学呈勃发的态势,可能由于种种原因,它们夭折者有之,退却停止者有之,但这种态势凸显出当下中国社会的一个趋势:那就是随着公民社会的脚步声慢慢迫近,民间社会各种权利吁求的奔涌,人们,尤其是渴望求知和交流的青年人,他们渴望参与公共讨论的热情和活力在一点点的聚集。无论是北京三味书屋的“公民半月谈读书会”,成都的“草堂读书会”,还是杭州的三联学术沙龙,这些分别活跃在京城,西南和江南的民间读书会都在努力开辟民间的思想阵地,培育健康的文化土壤,为学术发展和思想启蒙聊尽绵薄之力,他们的坚韧努力不仅提升了当地的思想文化品格,活跃了当地的精神氛围,为读书人和求知者开辟了一块精神家园,同时也影响到了我们这个处在“黑暗与光明交战的时刻”的社会的发展进程。他们坚守的民间性立场,使人们看到在这个被各种禁忌笼罩的权贵资本主义社会一些希望的曙光,使人们看到在这个物欲横流,道德沦丧的社会还有一批理想主义者在努力于民间社会的开掘和发展,在为挽回知识分子的尊严和理想作出坚韧的努力。

近年民间读书会的兴起只是民间社会发展的冰山一角。一个成熟的公民社会的形成有赖于无数民间力量的聚合,如何壮大民间力量,培育健康的社会基础,防止国家权力的肆意侵入,这需要许多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辛劳和汗水去默默的耕耘。

 

                                 2006、3、20

 

 

 
话题:



0

推荐

黎学文

黎学文

2篇文章 10年前更新

自由撰稿人,出版人,曾策划于建嵘《底层立场》、《安源实录》、南桥《呀美利坚》等。

文章
  • 个人分类
全部文章 2篇
  • 文章归档
2013年 2篇